重力锁眼(重力锁眼是什么意思)

2023-09-15 21:20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9年4月13日,毁神星将抵达近地点,撞击地球概率飙升
  • 2、什么是重力锁眼
  • 3、最危险的“毁神星”将接近地球?科学家:时间指向2029年4月14日

2029年4月13日,毁神星将抵达近地点,撞击地球概率飙升

无论是对于地球,还是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这是因为在宇宙中,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意外,甚至在太阳系周围发生超新星爆炸,都会将地球毁掉。

当然,根据对地球的危险排名来看,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才是对地球真正具有威胁的“狠角色”,研究发现,那里至少有上千颗的近地小行星,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会和地球来一场“大碰撞”。

在2004年6月,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这颗小行星被取名为“阿波菲斯”,它还有另外一个听起来很震撼的名字——毁神星。

2005年1月,天文学家通过对“阿波菲斯”的轨道计算,发现它未来撞上地球的风险很高,并且第一次锁定了相撞的时间,很可能会在2029年的时候和地球相撞。

那么,这颗毁神星究竟有多危险呢?从它的运行轨道来看,每当它抵达近日点的时候,就会和地球的轨道相交,这也意味着,它有可能会撞上地球。

此外,通过NASA的计算数据来看,在2029年4月13日这一天,毁神星会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而这个时候的毁神星,和地球表面的距离仅为5.8万公里。

天文学家计算得知,2029年的毁神星,会在抵达近地点的时候,穿越“引力锁孔”区域,这也是它可能会撞上地球的原因之一。

那么,什么是“引力锁孔”呢?从资料来看,这是一个位于地球周围的太空区域,它又被称作“重力锁眼”,是受到地球引力和重力影响的一片区域,当有天体途径这里的时候,那么,将有一定的概率,会在受到行星引力的吸引下,改变自己原本的运行轨道,和行星发生碰撞。因此,毁神星途径“引力锁孔”的时候,自然,也就有可能撞上地球了。

而且研究发现,即使2029年的时候,毁神星没有撞上地球,那么,在2036年的时候,它也有可能会和地球相撞,这也意味着,毁神星撞地球基本上“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上的早或晚而已。

当然,因为太空中会影响小行星轨道的因素太多了,所以,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毁神星会在2029年的时候,和地球的“引力锁孔”擦身而过,从而导致它不会撞上地球。

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准确计算出毁神星是否真的能够错过“引力锁孔”,天文学家也是还需要进一步对毁神星进行观测,才可以搞清楚它到底对地球是否具有威胁。

毁神星是一颗直径在400米左右的小行星,根据天文学家给出的数据,如果毁神星和地球相撞,那么,大约会释放出6400万亿千焦的能量。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大约相当于15.3亿吨的TNT烈性炸药爆炸。

举个例子,美国投放在日本的“小男孩”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威力,也就仅为200万吨的TNT烈性炸药爆炸,由此可见,毁神星撞上地球,那么,带来的灾难将会是很巨大的。有研究者猜测,至少会导致地球上数百万人的伤亡。

不过,这场撞击倒不会真的引发地球上的物种大灭绝,这是因为毁神星的个头还不够大。一般来说,直径在100米以下的陨石,在坠落大气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大气层的摩擦来烧毁了,即使有碎片落在地球上,威力也不会很可怕。

而一般直径在1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才会对地球造成灭绝性的威胁,比方说,白垩纪末期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它的直径就在10公里左右,而当它和地球相撞的时候,瞬间释放出的威力,也是一下子相当于5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也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威力之下,才会导致地球发生了第五次生命大灭绝。

所以,毁神星对地球的威胁,其实并不会是毁灭性的,但是,却也可以在很长时间里改变地球的气候,并且对撞击区域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所以,还是需要警惕!

什么是重力锁眼

”小行星“若想”进入与地球相撞的轨道,须穿越近地空间的“重力锁眼”区域,尔后才有可能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这是我唯一查到的资料)

这个区域是大概重力的一个极点。

~~~~~~~~~~~~~~~~~~~~~~~~~~~~~~~~~~~~~~~~~~~~~~~~~~~~~~~~~~~~~~~~~~~~~~~~~~

我想,“重力锁眼”应该是和“引力眼”差不多的,因为资料上说,“如果阿波菲斯小行星以三十七分之一的概率穿过地球上空的引力眼(引力仅为正常值的四分之一),那么其将被拖入绕地轨道,并于七年之后的2036年从北极上空进入大气层”。

这么说来这个眼也是引力的一个点。

~~~~~~~~~~~~~~~~~~~~~~~~~~~~~~~~~~~~~~~~~~~~~~~~~~~~~~~~~~~~~~~~~~~~~~~~~~

1楼那位说是引力集中区域,这也不无可能,但我觉得资料上说的貌似不是这个意思,倒像是恰恰相反的引力不集中区域。关于这一点正是我所困惑的。

那么重力锁眼和引力眼是相同还是相对呢?为什么引力小时才能被拖入轨道呢?这都是我不明白的。

~~~~~~~~~~~~~~~~~~~~~~~~~~~~~~~~~~~~~~~~~~~~~~~~~~~~~~~~~~~~~~~~~~~~~~~~~~另外,楼主,还有楼上那两位,如果你们也喜爱天文物理科学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img]

最危险的“毁神星”将接近地球?科学家:时间指向2029年4月14日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1月2日报道, 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全俄民防和紧急情况研究所预测,一颗直径约400米,质量超过2.1亿吨的最危险小行星,将于2029年4月14日通过地球附近,其最近距离甚至就在静止卫星轨道。

俄罗斯科学家口中的最危险小行星其实就是编号为99942的小行星,也就是著名的毁神星,也被称为阿波菲斯,它的部分参数上文已经有述,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大约为7.42千米/秒,假如撞击地球的话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 15.3亿吨 TNT炸药,相当于25颗沙皇炸弹(沙皇炸弹的当量大约为5800万吨)。

如此危险的小行星,真的会撞上地球吗?

阿波菲斯是在2004年被发现的, NASA赞助的 夏威夷大学 在 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立天文台 小行星研究的 罗伊·塔克 (Roy Tucker), 大卫·J·苏伦 (David J. Tholen)和 法伯瑞兹欧·伯纳德 (Fabrizio Bernardi)追踪了2个晚上后,于 2004年6月19日宣布了这个发现。

从发现之日起,这颗小行星就受到了科学家的特别关注,从6月底到12月份,经过数月的轨道追踪,当时天文学家在12月27日预测其非常有可能会在2029年4月13日通过地球附近一个叫做“Gravitational keyhole”( 重力锁眼 )的位置,继而在2036年时将一头撞上地球,并且科学家已经预测出将撞击纽约附近的美加边境区域。

重力锁眼是什么东西?

这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区域,指的是一颗小行星在地球附近通过时,因为受到地球引力影响导致其轨道改变,继而在下一次或者以后的某一次撞上地球,就将这个区域成为这颗小行星的重力锁眼。

因此这个预测一出以后,阿波菲斯的威胁直接就从都灵系数1级上升到了4级。都灵指数指的是一颗小行星对地球威胁等级,一般0级为无威胁,10级就是毁灭文明的级别:

在天文学家观测小行星以来,从未有一个小行星天体的都灵威胁指数达到4级,因此阿波菲斯立即引起了全球天文台的主意,大量望远镜对准了这颗小行星,更精确的轨道被绘制出来,到2008年时,这个重力锁眼对于阿波菲斯来说大约为1千米直径,精确的轨道表示它不会通过重力锁眼位置,因此其在2036年的撞击可能性被排除。

到2021年3月为止,大量的观测以及阿波菲斯轨道附近的多颗小行星影响的计算叠加后认为其对地球最大影响可能会在80000年以后,同时坐落在莫哈韦沙漠 的 戈德斯通天文台(雷达观测) 进一步观测表明,其在未来100年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为零。

2021年11月24日, SpaceX Falcon 9火箭搭载着一个探测器“ DART ”从 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 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升空,它将在10个月内追上小行星Dimorphos并撞击它,试图从撞击后该小行星的改变的轨迹中发现小行星轨道改变的程度,希望能在未来即将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灾难中拯救人类。

无独有偶,2021年7月7日,全球各大媒体发表了一篇23枚长征五号火箭改变小行星轨道拯救人类的文章,大意是中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23次发射,改变一颗即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轨道,比NASA论证的数量减少大约2/3。

改变小行星轨道免于撞击地球,有可能吗?

答案是有可能的!这个原理倒是不难理解,比如2021年的7月份和10月份两次轨道调整,避开SpaceX的星链卫星意外接近,而方法也比较简单,加速抬升轨道或者减速降低轨道,威胁消除在回到原来的轨道。

假如小行星真的即将撞击地球,那么两个选项,推动地球或者推动小行星,很明显后者还是可能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推动呢,其实方法还是挺多的,一般有如下几种:

很明显最后一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好莱坞大片中播放的情节就是如此,1998年上映的《天地大冲撞》就是这种灾难片的鼻祖,但事实上核弹轰击这种把戏科学家其实是不太想用的,首先这种爆炸威力很难控制,很可能会导致小行星或者彗星解体!

因为彗星本身就是一颗松散物质的集合体,仅仅以微弱的引力维系,这核弹易爆炸,把一颗炮弹变成了一颗集束炸弹,向散弹一样飞向地球,处理起来就更麻烦了。

因此科学家还是比较倾向于长期施加影响从而改变轨道,比如反射阳光或者使用激光等方法都不错,但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小行星一直在自转中,这个加热效果就不行或者涂色以及激光照射都会失效,那么怎么办?

可能只剩下仅有的方式,比如DART撞击、引力扰动改变轨道与核弹方案,最后一种科学家顾虑很大,第一种是一锤子买卖,引力扰动确实能改变轨道,但短时间内无法奏效,因此如果科学家发现一颗小行星将在数月内撞击地球,那估计就没辙了,还是拿核弹轰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嘛。

延伸阅读:小行星是从哪里来的?

大家都知道小行星就是天上乱飞的小石子,有的很小,在大气层内只能留下个流星的尾迹,有的挺大,比如66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可达10千米,它们都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留下来的“边角废料”,在地球轨道上的小行星基本都已经被地球的引力清理完毕,因此地球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仍然有大量的小行星在太阳系轨道上运行,比如最著名的有几个区域,一个是小行星带,另一个是木星的拉格朗日点L4和L5的特洛伊群小行星区域,一般来说这几个区域的小行星都比较“乖”,不太会乱跑。另外还有柯伊伯带的外海王星天体,大部分彗星都来自于此。

当然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信小行星,另一种少数阿登型小行星,尽管它们与地区轨道相交,但在3亿千米的大致圆形轨道上要和地球相撞机会也是极小的,但就像毁灭恐龙的10千米级小行星一样,只要一发即可入魂。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